排球運動好發的運動傷害及預防   93.5.30

 

  

一、一般運動傷害的種類

    肌肉拉傷、關節扭傷、慢性肌腱炎、肌肉抽筋、挫傷、血腫、起水泡、脫臼、骨折、中暑、撕裂傷、內出血等。

 

二、從排球的基本運動技巧說起:

 

排球.jpg 

 

 

 

三、排球運動常見的運動傷害:

足踝扭傷、膝韌帶扭傷、膝腱炎、膝部半月軟骨傷害、腕部肌腱傷害、腰背部肌肉拉傷、上背部(肩胛骨內側)肌肉拉傷。

 

四、如何預防運動傷害:

1. 運動前要充分準備,包括:服裝、保護裝備、鞋具

2. 重視熱身運動。

3. 動要由輕而重、由慢而快。

4. 不要做出超出負荷的運動。

5. 睡眠不足時,從事激烈運動要謹慎。

6. 氣候不佳時,容易發生運動傷害。

7. 疾病或傷害初癒時,運動要緩和。

8. 要學習正確的運動知識或技巧,才不易發生傷害。

9. 注意運動器材及場地的安全。

10.不要在沒人保護的狀態下,貿然嘗試高難度的動作。

 

五、運動傷害的處置:(R.I.C.E.

1. 立刻停止運動,馬上休息Rest)。

2. 盡可能冰敷患處(Ice)。

3. 用彈性繃帶或其他替代物包紮,壓迫腫脹處(Compression)。

4. 將患處抬高置於墊子或物品上(Elevation)。

5. 尋求醫師診治。

 

受傷者生命現象的檢查及處理原則: 

(一)檢查步驟:

1. 反應:是否清醒?

2. 氣道:是否暢通無阻?若有阻塞,要清理,並採「提顎壓額」的側臥姿勢。 

3. 呼吸:有沒有呼吸?

4. 血液循環:有沒有脈搏?

(二)處理原則:

1.不省人事

(1)沒有呼吸沒有脈搏:打電話119召救護車,並不斷施行心肺復甦法。 

(2)沒有呼吸但有脈搏:先施行人工呼吸,吹十口氣,再電119召救護車。 

(3)有呼吸有脈搏:先處理可能危及生命的傷勢,置傷者於復原側臥姿,必要時請求救援。 

2.清醒:適當處理傷勢,若有需要,可請求救援 

 

  

打電話給119要求救護車服務時,一定要說清楚下列各要點:

 

  1. 自己的聯絡電話號碼。
  2. 意外發生的地點,嚴重程度和類別。
  3. 受傷人數,性別和年齡。
  4. 盡可能說明如何發生,受傷部位及可能存在的危險。 
  5. 應該讓控制室的人員先掛電話,然後方可收線。 

 

六、熱身運動(warm up)

 

熱身運動的目的:

使身體準備運動,好讓運動時有更好的成績表現,以及減少運動傷害發生。

熱身運動的優點:

1.增加進到肌肉的血流量。

2.減少血管阻力。

3.增加細胞代謝反應。

4.提高體溫,減少肌肉的黏滯性。

5.增加神經傳導的速度。

6.增加神經接受器的敏感性。

7.促進柔軟組織纖維的延展性,減少撕裂的機會。

8.使心肺血管能夠適應較劇烈的正式運動

 

 排球熱身運動的形式:

一般性:柔軟體操、伸展運動、慢跑等。

特殊性:需加強排球常用肌肉的伸展運動、18公尺(球場的長邊)衝刺跑再慢走9公尺(球場的寬邊)反覆進行幾趟、跑幾步聽哨音手觸地反覆進行、原地跳躍雙手摸球網、擲球等。

熱身運動的執行強度:

一般建議15-30分鐘,至少有輕微流汗,但不造成疲勞。其持續效應可維持30-45分鐘,若有比賽,不要太早或太晚熱身。

  

  

 

 

 

七、緩和運動(cool down):

緩和運動的目的:

可減少運動中所產生的代謝物堆積,以加速體能恢復。

緩和運動的優點:

1.可較快速的減少肌肉及血液的乳酸濃度。

2.可使四肢堆積的血液打回心臟。

3.減少肌肉酸痛及僵硬的程度。

緩和運動的形式:

建議每次激烈運動後皆要執行緩和運動,一般執行時間約5-15分鐘,以慢走、慢跑、伸展運動等方式進行。

運動訓練:

運動與體適能的關係

 體適能可分為健康體適能運動體適能

健康體適能:包括心肺耐力、肌力與肌耐力、關節及相關柔軟組織的柔軟度、身體成分和放鬆。

運動體適能:在健康體適能的基礎上,再加上速度、爆發力、靈敏度等與運動表現相關的特質。

  

 

八、運動訓練基本原則:

1.年度計畫之擬定:

(1)體能期:強調發展整體體能,有氧及無氧適能,肌力爆發力。

(2)季前期:強調從事體能到運動技術的訓練。

(3)比賽期:維持基本體能及好的運動技術表現。

(4)休整期:比賽後需要一段時間來恢復其生理及心理的壓力。

2.超載原則:

訓練會造成組織適應之現象,隨後之訓練量或強度需比先前之訓練增加,以改善其體能。

3.特殊性:

需考慮運動項目之特殊體能,特別要瞭解能量系統的觀念,例如針對爆發力型的運動項目,就不須太多的耐力訓練;但排球必須兼具爆發力及耐力的訓練。

4.個別性:

教練需根據過去訓練成果,依個別選手的年齡、體能狀況、及所欠缺的技巧,給予調整訓練。

  

  

 

 

 

九、常見的運動體適能訓練:

1.有氧訓練(aerobic training):

以身體的大肌肉群運動,藉節奏性的呼吸,進行體操、跑步、騎車、游泳等方式,採用最大心跳率的75-85%強度訓練,可增加心肺適能。

2.無氧訓練(anaerobic training):

採用高強度、短的持續時間之運動訓練,如:短跑衝刺、騎飛快車、潛水游泳等幾乎停止換氣的狀態進行激烈運動,可增加爆發力,改善能量系統中ATP-PCLactic Acid系統。

3.肌力訓練(muscular strength training):

用以增加肌力或肌耐力,藉此改善適能。

4.增強式訓練(plyometric training):

利用肌肉先離心收縮,再進行向心收縮,可使向心收縮之速度更快、力量更強,藉此以增加爆發力,例如下肢常以彈跳方式訓練,此種訓練需具備足夠之肌力,且要有熱身,否則危險性較高。

5.循環訓練(circuit training):

訓練場建立若干練習站,運動員按照既定的順序及路線,依次完成每站的訓練,如此週而復始進行訓練的方法,可發展耐力、速度、爆發力等。

6.間歇訓練(interval training):

在一次練習後,嚴格控制間歇時間,在身體尚未恢復的情形下,就進行下一次練習的訓練方法,可改善無氧供給能力、速度耐力、速度或有氧供給能力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Noah 的頭像
    Noah

    方舟

    Noa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